除尘经验网

当前位置:除尘经验网 > 百科问答 >

古代皇上吃饭怎么说“吃饭”不简单,原来还有这些特殊说法

时间:2022-12-27 19:38 来源:除尘经验网 作者:喻怡娟
导读:古代皇帝吃的饭叫做膳,开饭叫传膳,吃饭叫用膳或者进膳,厨师称御厨,厨房叫御茶膳房,包括膳房、茶房和清茶房,下设菜局、素局、挂炉局、点心局和饭局等,御茶膳房有120多人,另有太监

古代皇帝吃的饭叫做膳,开饭叫传膳,吃饭叫用膳或者进膳,厨师称御厨,厨房叫御茶膳房,包括膳房、茶房和清茶房,下设菜局、素局、挂炉局、点心局和饭局等,御茶膳房有120多人,另有太监有150多人。

御膳房

清代皇帝每天只吃两顿正餐,一顿是早膳,一顿是晚膳,早膳是6点到9点,晚膳是12点到14点,其他时间可随意加餐。

皇帝用的餐具是金碗、金勺、玉筷子、金钗,最后由于太重,捉拿不方便,改为黄釉瓷器,全黄釉为皇帝、皇后、皇太后三位专享,外黄釉内白釉,供皇贵妃们使用,百姓不能使用黄色的器皿。

金御碗

皇帝用膳时,由御前侍卫向御膳房传膳,御膳房将膳食放在膳盒里或膳桌上,再由侍卫抬至用膳地点,太监按规定布好菜点,经过验膳(就是插银板,看是否有毒)、尝膳(太监先尝第一口)等程序后,皇帝才开始用膳。

插银板

皇帝用膳有固定的时间,但没有固定的地点,一般都是选在皇帝的寝宫或皇帝驾到的地方进膳,皇帝身边都有几个专门负责背桌子的侍从,只要传膳令下,背桌子的侍从立即将三张桌子一字排开,传膳太监手捧膳盒,从御膳房中将准备好的饭菜,逐一摆放在膳桌上。

用善时,皇帝坐北朝南,桌上布满美味佳肴和精致餐具,太监们报菜名,每顿饭有100多道菜,还有点心、果品、玉泉酒、玉泉水、乳油、茶叶等。

布菜

皇帝用膳时不说话,他喜欢哪道菜,全凭侍膳太监的眼力劲,皇帝的眼睛瞧到哪里,太监就赶紧把哪道菜挪到皇帝的面前。

皇帝吃什么,不吃什么,不能让外人知道的,一来怕有人知道皇帝爱吃此菜,从中捣鬼,投毒加害皇帝,二来怕传扬出去,有些大臣会献媚邀宠,贿赂腐蚀皇帝。

太监们察言观色看皇帝要吃哪个菜

古代皇上吃饭怎么说

皇帝吃菜最多吃两口,且有规定,菜不过三口,皇帝只要一道菜吃了三口,此菜立马就撤下来,就是如前所述怕人知道皇帝喜欢吃此菜,从而带来诸多麻烦。唉!想吃啥还不能过足了瘾,这点儿皇帝真比不了咱们老百姓啊!

民以食为天,吃饭是一种文化。“吃饭”有很多雅称,如就餐、用餐、进餐、餐叙、宴集、宴饮、宴请、邀宴、接风、洗尘、饯行、饯别、做东、聚餐、正餐、宵夜。古代皇帝吃饭的雅称是进膳或者用膳。

古人三餐

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。由于农业不发达,粮食有限,即使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。《墨子·杂守》说,兵士每天吃两顿,食量分为五个等级。第一顿称“朝食”或“饔”,在太阳行至东南方(隅中)时就餐。第二顿称“飧”或“食”,在申时(下午四点左右)进餐。

汉代以后,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或四餐。并且,三餐开始有了早、中、晚饭的分称。早饭,汉代称为寒具,指早晨起床漱洗后所用之小食。

至唐代,寒具始有点心之称。《能改斋漫录》云:“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,自唐时已有此语。”至今,我国许多地区仍称早饭为早点。午饭,古人曾称之为“中饭”或“过中”。

一日两餐时,人们认为“贤者与民并耕而食,饔飨而始”(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),用过飨食,便意味着一日时间的流逝。而今天人们常用“一日三餐”之词来表示对时光的不同情感,其中包括惜时者的感慨。

佛教三餐这样称

那么,“吃饭”在佛教里有什么特别的说法呢?

■?佛门早午饭叫“过堂”

过堂,指旧时诉讼当事人到公堂上受审。亦称佛门中的“吃饭”,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特有的仪制,早、午斋两次过堂,是将进食视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,在僧团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,是佛教思想和礼仪的统一。

在过堂时,住持和尚坐在堂中的法座上,僧众在两边就座。饮食之前,先要敲挂在寺庙走廊上的大木鱼(梆)和葫芦型铁板(云板)。梆是吃饭号令,又叫长鱼。鱼昼夜均不合眼,隐喻佛徒修行也应精勤不息,废寝忘食。吃饭中间,如果需要添饭菜,应将空碗送到桌边,由斋堂人员添,不可出声叫唤,碗筷应摆在桌边放齐。

如住持和尚的筷子搁在碗边上,表示他要对大众讲话;筷子放平,即不准备讲话。过去,大寺庙因僧众较多,多用“过堂”形式吃饭,并实行分食制。

■?佛门晚饭叫“药石”

佛制僧人日中一食、过午不食,中唐以前中国僧人皆严格持午,渐渐地,也如同乞食一般,经过时空的演变、适应而被放弃了。因为中国地理的南北幅员广阔,加上僧人的自耕自食,劳动量大,僧人终于放弃传统的佛制,寺院正式提供晚餐,称“药石”,药石皆吃粥,也称“晚粥”。

《楞严经》中云:“一切众生皆依食住。”饮食,是滋养我们色身的重要条件,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,最低限度的目标便是求得衣食温饱;对出家僧人而言,要能专心办道,首先也是必须安顿色身,但佛陀教导比丘将食物视为“药”,只是以食物治疗饥病,滋养色身,长养慧命,不可恣意贪食。

■?佛门中打禅七加餐叫“放参”

在禅堂禅七期间,整日皆有活动,打坐、跑香交替用功,体力耗损甚钜,所以一日用餐达四、五次,除早粥、午饭外,下午吃午粥(点心粥),晚上八点还吃一餐,也是吃粥或馒头,称为“放参”。

郑重声明:【古代皇上吃饭怎么说“吃饭”不简单,原来还有这些特殊说法】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。

相关阅读

  • 玛瑙为什么叫玛瑙

    玛瑙为什么叫玛瑙

    玛瑙是一种具有巨大能量的晶石,由于其外观类似于马的脑子,所以梵语称它为“马脑”,但自从佛经传入我国后,于是巧妙地译成“玛瑙”,它是一种胶状矿物,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,大都...

  • 钦州号称什么之乡

    钦州号称什么之乡

    钦州位于我国广西地区,当地的物质非常丰富,被称为白海豚之乡,在北海、珠江口等地区有着大批的白海豚,而且像龙眼、菠萝、荔枝等水果也非常的出名,也有大蚝之乡、香蕉之乡、荔枝之...

  • 上一次阅兵是什么时候

    上一次阅兵是什么时候

    上一次阅兵是201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举行,阅兵仪式中的阅兵式和分列式这两个步骤是供大家观赏的,这两步骤大约一共66分钟左右,1984年10月1日恢复了中断24年的阅兵,阅兵仪式是展国威...

  • 青金石如何保养更亮

    青金石如何保养更亮

    在保养青金石的时候,最好不要长期将其放在水中清洗,由于青金石是多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,这样会容易影响青金石原有的光彩,同时当表面有杂质或者污垢出现时,就要及时用沾水的软布擦...

  • 手鼓是哪个民族的乐器

    手鼓是哪个民族的乐器

    手鼓乐器的所属民族手鼓是鼓乐器的一个大类别,各个地区、各个民族对手鼓的称谓不同。例如维吾尔族的手鼓也叫纳格曼达卜,简称为达卜,这种手鼓的鼓身为扁平圆形或八角形,单面采用蒙...